而在同一天的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建議,互聯網、科技企業積極參與開發社區防控應用,保護社區防控基層人員的安全:“能不能開發一個服務社區抗疫的軟件,這比捐十個億還管用”。
特斯聯早已做好準備,快速迭代的“智慧社區疫情防控”解決方案在春節前就開始助力社區的一線防疫工作了。這也是國內最早上線的智慧社區疫情防控解決方案之一,同時也是國內少有的具備千萬級人口管理能力的AIoT平臺。

▲特斯聯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系統
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當前社區防疫依舊面臨著很多挑戰。街道、社區、物業的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嚴格管理車輛、人員流動,提醒居民減少出門、做好居家防疫……社區一線人員的工作繁重且有風險,而社區防疫更是迎來了關鍵一戰。
目前,特斯聯的智慧社區防疫系統已在上海某街道已經完成試點部署。按照基層疫情防控任務的要求在2天內完成上線,這得益于特斯聯自身在智慧社區上的豐富積累。下一步,針對疫情籌備新的應用標準,將快速迭代升級并同步到特斯聯覆蓋的全國數千個社區服務中。以特斯聯社區防疫系統為核心搭建起來的解決方案,將樹立起智慧社區應用的一個新標準。
從春節前,特斯聯第一時間響應街道需求,基于智慧社區應用平臺中的基礎功能,連夜開發上線重點疫情區域人員的通行及訪客預警機制。多地團隊投入遠程開發,實現產品的打通,并且保證了數據不離社區。
很快“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系統雛形完成并上線,包括疫區人員、車輛預警防控,疫區關注人員隔離防控,疫區人員關系鏈溯源,社區出入口智能體溫防控,居家隔離人員管理,返滬人員主動申報及管理,高頻次外出預警,外出人員佩戴口罩識別等功能,基于事前的布控,事中的預警以及事后的溯源體系,實現社區疫情全流程的防控預警。
上線后實現替代大部分危險且重復的工作。以徐匯某街道小區為例,總人口數為6900余人,平均每天可監測到外來人員返滬27人,上海本地外出返滬平均每天40人,AI模型判別準確率100%,經社區工作人員實際核實,由于部分居民的基礎信息沒有及時更新,實際準確率達90%以上,已經大大降低了人工排查工作。

▲依托社區居民信息大數據,對居家隔離人員的來往關系形成檢索,輔助密切接觸者篩查
隨著系統的正常運轉和應用,特斯聯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系統再次“上新”,通過增加智能熱成像測溫儀等設備,打通前后端、軟硬件,形成一套標準、完整的智慧社區疫情防控解決方案。

▲疑似發熱智能感知系統,對出入口疑似發熱人員第一時間預警,同步推送社區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通過部署熱成像測溫儀,解決社區中出入口、超市、菜場等人口流動區域的體溫測量難題。出現體溫異常預警,系統自動推送社區工作人員復核,并聯動其它管理功能篩查密切接觸者。
利用數字技術對疫情進行科學防控,已成為社會共識。在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多地都啟動了極其“硬核”的高科技防控措施。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
特斯聯之所以能夠快速響應基層社區疫情防控需要,快速完成開發部署,并在投入實戰應用的同時,快速迭代產品形成標準化場景解決方案,這都與特斯聯在以AIoT服務智慧城市場景的豐富經驗不無關系。而特斯聯研發的特有的AI驅動人口管理模塊,也創新性的為社區智慧化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