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王崢
12月9日,金融街物業與特斯聯科技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及初期項目合作協議。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雙方的合作表明金融街物業加速物聯網改造的大幕已開;而屬意選定特斯聯科技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后者的技術實力、生態融合、多元場景、可持續性強等模式優點,是促成雙方合作的主要動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特斯聯科技還發布了可持續的特斯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未來城市”。據悉,生態融合、多元場景、由下而上、持續性好是特斯聯“未來城市”解決方案的主要亮點,也是區別于此前各類“孤島”型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最大不同。更重要的是,特斯聯科技“未來城市”解決方案與發改委、網信辦等聯合編制、即將發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完全不謀而合。


“特斯聯科技不僅有完善的智慧社區解決方案,也有成熟的智慧辦公、智能停車、智慧樓宇等解決方案,雙方強大的綜合實力,是后續合作結出碩果的重要基礎。”金融街物業董事長張海指出。
而特斯聯科技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資方背景,是雙方最終能走到一起的關鍵。借助智能硬件、Lora自組網、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核心技術,特斯聯科技已擁有近40項發明專利,在審的則近百項,且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硬件和實力超強的研發團隊,與意法半導體、微軟、比特大陸(區塊鏈全生態鏈第一平臺)等實現戰略合作。而軟硬件鋪設尤其是智能工程改造,需要充分的前期投入,特斯聯科技A輪獲得光大及IDG旗下基金超千萬美元投資,且縱向拓展金融業務,對于物管機構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相關人士透露,本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僅是雙方合作的良好開始。兩家公司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就金融街物業旗下商務樓宇展開試點,并逐步推開后續合作。而金融街物業為國家一級資質物業管理企業,服務的客戶包括全球多邊金融機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國家金融監管機構——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以及各大商業銀行、證券、保險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
除了聯手金融街物業外,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特斯聯科技還發布了可持續的特斯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未來城市”。

而就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前夕,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副巡視員王娜在2016年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創新大會上透露,發改委、網信辦等聯合編制的國家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即將出臺,發改委、住建部、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與國標委等組織的597個智慧城市相關試點,將迎來國家部委的“大考”。
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部級協調辦秘書處秘書長單志廣則指出,中央政府提出“智慧城市”概念已有8年,8年來智慧城市建設呈現高投入、高技術,同時低效能、低獲得感的特點。
“其實最擔心的是鋪攤子,一說起建設,大家都比較熱衷于建基礎設施,要投入。”王娜認為,數據中心、云平臺等基礎設施已經投入很多,但不見得發揮了多么大的作用。因此,重點還是如何去用好這些基礎設施,利用社會化的力量,節省資金提高效能。充分利用老的設施,謹慎考慮建新設施。王娜說,近期即將出臺的評價指標體系也是以績效為導向,加強對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動態把控。
不難發現,597個“智慧城市”試點“大考”壓力不小。不接地氣,信息孤島、碎片化,持續投入大,由上而下頂層設計公眾參與度低等,成為核心痛點。
不同于絕大多數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自上而下、盲目投入,特斯聯科技“未來城市”解決方案由下而上,提供包括社區、寫字樓、停車、智慧樓宇能源合同管理等多場景、一站式體驗,且強調技術驅動,愿以第三方平臺與各合作方利益共享,以構建開放共贏的“城市移動物聯網平臺”生態、用戶體驗第一為根本目標。
也正是基于這一理念,特斯聯科技“未來城市”迅速在上海、重慶、南京等地“開花結果”,并榮獲工信部“2016年度物聯網解決方案”。
“10月底我們獲工信部2016物聯網解決方案大獎,意味著特斯聯多場景、接地氣的移動物聯網平臺模式構建,得到了評委及業內的高認可。”特斯聯科技副總裁謝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