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易合同是經常被提及的區塊鏈物聯網應用技術。詳細情況可以參見IBM的ADEPT系統,其具體的應用場景則非常多。
最常見的應用可能就是報修。智能硬件裝置(比如說智能門鎖)的報修內容會公開存放在區塊鏈上面,當某一裝置發現自身出現故障時,它會查詢這個區塊鏈,驗證自己是否在保修期內。
如果在保修期內,則自動提交一份修理請求,而該請求也被存放在區塊鏈上。如果已經過了保修期,則會根據收費標準以及主人的相關設定決定相應的操作;然后相關公司則根據該請求派遣人員進行修理。
另外一個應用就是資源共享。比如計算資源,對于屋頂太陽能發電等電力應用場景,區塊鏈技術可以讓所有的智能裝置自動協商和交易。
還有一個例子是智能汽車在路口時可以自動協商誰該先通過、誰該讓行。
結合到特斯聯科技智慧社區,社區內的智能硬件裝置將自動協商解決問題。比如說,飲水機自動發送預定水或者過濾濾芯的訂單,空調自動發送清洗請求,咖啡機發送訂購咖啡豆的要求,或者是冰箱自動訂購飲料。
這些自動預定在智慧社區需要協商的時候特別有用。比如當飲料不足時,既有資源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程度進行分配,并支付相關費用。
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在用電高峰期,不同房間的空調可以協商電力的應用分配。比如說房間A的空調發現用電量超過了上限,但是主人喜歡某個較低的溫度,于是它可以詢問同一個社區的其他空調,看是否有愿意調高溫度的,然后向其支付預定的費用(或者某種交易點數)。
基于這種友好、自動協商,該智慧社區的用電量將不會超過上限。而這一切均自動完成,所有的用戶偏好都是編碼在設備里面自動運行。
利用區塊鏈的好處就是所有的這些信息都是公開的。一旦出現了糾紛,還可以利用這個證據進行應對處理。這種保證也讓參與的各方摒除動機作假,進而所有人對這種自動交易更加有信心。
對物聯網裝置來說,被黑客在更新的軟件里面植入惡意代碼無疑是災難性的。比如智能門鎖接到某個特定請求時就會自動打開,洗衣機自己開始瘋狂地空轉,冰箱停止制冷,等等。
而一旦將區塊鏈技術應用進來,當有軟件更新時,軟件的驗證信息被放到區塊鏈上,各智能裝置自動從官方下載更新,甚至從其他節點(例如其他智能裝置)下載,并通過區塊鏈驗證確保更新沒有被修改。
由于下載副本可以從任意地方獲取,這極大降低了服務器的壓力,在上億智能裝置升級時作用尤其巨大。這個應用同時也可以應用在手機、電腦等客戶端軟件,而不只是智能裝置本身。
一個可替代方案是讓所有的裝置和客戶端軟件內置公司的證書,然后所有的更新都會用證書簽名認證。當然,證書密鑰失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即便使用了區塊鏈,通常也需要進行數字簽名,仍然會存在著密鑰失竊的可能性,只是因為可以在區塊鏈上發布/撤銷證書的消息,所以可以減輕損失。
相應地,在傳統的證書體系中,存在著Revoke list(撤銷列表),但是這樣也只是把一個中心節點變成了兩個中心節點,仍然存在著被攻擊的可能性。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由于一般證書服務器的安全等級相當高,并不容易被攻破,所以傳統證書體系與區塊鏈證書哪種解決方案效果更好,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實踐和分析。
授權認證應用跟安全通行高度相關。特斯聯科技認為這可能是區塊鏈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方面,因為這種認證對于安全性要求非常高。
安全裝置例如智能門鎖,所有的授權都會發布在區塊鏈上,比如說對于某一把智能門鎖的所有用戶及相應的權限。該智能門鎖可以定期檢查區塊鏈上面的授權信息,在遇到與自己相關的信息時則做出處理。
常見的例子有:某用戶在未來20分鐘可以開門一次;該鎖必須由以下4名用戶中的3名做出開門請求才能打開;某用戶不再具有任何權限。相對于傳統的配對,這種方式可以遠程管理所有的用戶。用戶只需要在初次使用時將管理員的證書加入到鎖里面,以后所有的操作都可以在網上操作而不用擔心被“黑”。
同樣,這一授權還可以擴展到其他設備,比如空調、打印機,需要在有人加班或者臨時進入辦公室時,由管理人員遠程進行其他智能設備的授權。
此外,還可以遠程啟動或者解除防盜系統。
這些應用對于經常有人員變動的地方,例如出租房間、辦公室、酒店等,意義巨大。
不難發現,區塊鏈技術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所有的參與者都有信心,并在糾紛出現時出示證據。當然,區塊鏈技術也并非完美無缺,如前文所述,特斯聯科技如何揚長避短,最終的相關應用方案,仍需結合實際情況具體評估區塊鏈使用的成本收益比。